霍山縣:“三聚焦”著力打造公共資源交易陽光平臺
2018年06月04日 08:52 來源:財政部 【打印】
一是聚焦“全流程”,力推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。大力推廣運用“徽采商城”,率先在全市各縣區中實現遠程異地評標。2017年3月20日,該縣率先在全市政府采購活動中啟用“徽采商城”以來,78家縣內供應商先后入庫,采購人累計申請CA母賬號1個、子賬號124個。2017年全縣累計完成885筆網上商城采購,成交總額1250萬元,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居全市各縣區前列,《皖西日報》三次予以報道。大力提升全程電子化交易比重。2017年全縣累計完成61項建設工程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,成交總額4.63億元,全流程電子化率達44.76%。全年累計完成25項詢價全流程電子化項目,成交總額554萬元。
二是聚焦“全覆蓋”,力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進平臺。堅持應進必進,“四大板塊”全部納入平臺公開交易。2017年,累計監管工程建設、政府采購、國土出讓與礦業權轉讓、國有集體產權交易等四大類公共資源進場交易1424項(筆),累計中標(成交)金額34.12億元,與最高限價(或底價)相比,累計節約和增值財政資金4.73億元,交易數量和交易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1.29%和3.27%。堅持跨區共建,農村綜合產權在全市率先納入平臺集中交易。2017年9月,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與霍山縣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霍山分所同步揭牌運行,當年縣農交分所即完成2項,成交額430余萬元。
三是聚焦“全公開”,緊盯公共資源交易關鍵環節。狠抓交易信息公開。堅持公開是常態、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,力求公開范圍更廣、公開時效更快、公開環節更全、公開內容更準,做到應公開盡公開、以公開促規范。據統計,僅2017年,全縣在指定媒體(網站)累計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公告及交易過程信息3500余條,其中交易合同信息370余條,交易履約信息15條,信用獎懲信息2條,違規處罰2條,實現了交易信息公開全覆蓋。狠抓交易制度建設。結合省委第六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,該縣2018年4月出臺《霍山縣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》,進一步規范全縣政府工程招投標。修訂出臺公共資源監督管理工作規范,進一步優化、簡化內部工作流程,強化廉政風險防控。狠抓事中事后監管。僅2017年,該縣完成對242個交易項目的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的“一標一評”,對違規的5家招標代理機構和1名評標專家記不良記錄。該縣相關監督執法部門依法查處了涉嫌串通投標案件1例,累計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616.7萬元并全額上繳縣本級財政。
相關文章
- 南和縣:提高公共資源交易辦事效率2018-04-27
- 曲阜:以“公共資源交易+微信”實現掌上交易2018-04-13
- 安徽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第三方評價2018-04-09
- 湖北2019年建成全省統一公共資源交易系統2018-04-03
- 甘肅蘭州新區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2018-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