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時華:父母也可向子女購買養老服務
2015年03月04日 11:07 來源:錢江晚報 【打印】
當記者走進全國政協委員、民革浙江省委會副主委計時華的房間時,仍在對自己的提案和建議進行反復斟酌的她,高興地跟記者聊起了自己這幾年來一直關注的養老問題,這也是她此次兩會上將重點建議的內容。
四化疊加拉大現實缺口 應發展多層次養老體系
面對人口老齡化、高齡化與家庭空巢化、小型化“四化疊加”的越發明顯,計時華發現,雖然各地都在開展養老服務事業改革,老年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也日益完善。但養老產業發展滯后緩慢,有效供給也仍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。
“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只是社會養老服務的供給方式,不能代替它本身的性質。”計時華說,社會養老服務可以分為基本養老服務、非營利性養老服務和市場養老服務三大類。國家養老是基礎部分,后兩項是非基本養老服務,是對老年人生活所需的具有一定幸福指數的享受型服務。
“許多老年人在基本生活得到較好保障的同時,開始追求高質量的晚年生活,渴望‘品質養老’。”在這個問題上,計時華也建議根據實際情況,可以將社會養老體系,依照不同需求發展多層次服務,從而滿足更多老年人的現實需求。
與此同時,計時華認為在現階段,對于社會養老服務制度的理念,就需全新定位,且這項制度不應再是特惠型的救助性制度,而要逐步轉化為普惠型的福利制度;面向的人群也不應仍停留在個別的特殊困難對象,而是應當面向全體老年人,“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出國了,即便經濟條件不錯,但在精神需求上還是需要社會給予關注,這也是普惠性福利制度的特點之一。”
逐步放開養老產業市場 父母亦可向子女購買服務
在對社會養老服務制度進行全新定位的同時,計時華也呼吁通過立法,改變“一刀切”的固有模式,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差異,參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,確定當地的養老服務水平,提供合理的養老補貼等福利。
此外,更要有效落實探親假,鼓勵和教育職工要“常回家看看”。條件允許的地區,甚至可以通過對同居子女減稅、給予臥床老人生活照顧服務,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。
但在這個過程中計時華也強調,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轉變角色,提升管理和應對能力,并逐步放開市場,引導和鼓勵慈善和公益組織積極參與,將更多適宜的養老服務項目推到市場上,向社會購買專業優質的服務,鼓勵有條件的老年人和家庭自主購買各種養老服務。
“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老人甚至可以向子女購買養老服務。”計時華舉例說,假使子女沒有工作,而父母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,那么在某一個階段,就可以以這種新觀念的方式,嘗試這種模式。
相關文章
- 關于做好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2014-09-03
- 鎮江市: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將有新舉措2014-08-19
- 張家口橋東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效果好2014-08-18
- 民盟中央:加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力度2015-03-12
- 完善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制(治理之道)2016-07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