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入庫項目總體情況
截至12月末,經省財政廳PPP中心對各地市、縣(區)上報的PPP項目進行審核,475個項目納入全省PPP項目庫,總投資額3116.32億元,包括識別、準備、采購和執行階段項目,無移交階段項目。其中,識別階段項目數量占58.95%,納入儲備清單。準備、采購和執行階段項目合計195個,納入管理庫,總投資1544.71億元,與上季度末同口徑數據相比凈增項目41個、投資額341.78億元。
(一)PPP項目需求持續增長,但項目亟需清理規范
1至12月,入庫項目呈逐月增加趨勢,月均增加16個、128億元,表明PPP項目需求不斷加大。需要說明,其中近六成項目仍屬于識別階段的PPP備選項目,主要歸為三類:一是項目擬采用PPP模式,但由于項目計劃實施環節、運作模式等不確定因素較多,項目推進緩慢;二是項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,只表明地方政府部門有意愿采用PPP模式,要真正成為PPP項目,還必須經過嚴格論證把關;三項目是已經不符合PPP運作要求或已經明確不采用PPP模式,下一步要開展集中清理。
(二)項目落地速度加快
執行階段項目一季度末22個,二季度末29個,三季度末39個,四季度末54個。二季度比一季度新增7個落地,增長31.82%,三季度比二季度新增10個落地,增長34.48%,四季度比三季度新增15個落地,增長38.46%。每個季度的增幅持續擴大,表明入庫項目正在穩固落地。項目落地率,指執行和移交兩個階段項目數之和與準備、采購、執行3個階段項目數總和的比值。按此口徑計算,12月末入庫項目落地率27.69%,達到一年中落地率的最高值。
(三)民營資本參與率顯著提升
目前,54個落地項目中,民營資本參與項目20個,占比37.04%,對應項目的投資額147.96億元,占執行階段項目投資總額505.42億元的29.27%,比上半年民營資本參與落地項目9個、投資額38.63億元,分別增長122.22%、283.02%,參與率有大幅提高,表明我省民營資本參與PPP的積極性有所增強。數據顯示,這20個項目中,民營資本出資總額97.34億元,占項目總投資額的65.79%;民營資本參與的行業領域達7個,按參與行業項目數從高到低分別是市政工程、旅游、養老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、能源、片區開發、醫療衛生等。
(四)國家示范項目有序推進
2014-2016年,我省先后三批共17個項目入選國家示范項目名單,總投資額139.01億元。截至12月末,已進入執行階段的國家示范項目12個,約占70.59%,處于采購階段的國家示范項目2個,約占11.76%。其中,第一、二批示范項目已全部進入執行階段。四季度,第三批示范項目新增落地項目2個。
二、入庫項目地域分布情況
按入庫項目數排序,贛州市、萍鄉市、鷹潭市位居前三名,分別為147個、96個、53個,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數的62.32%。
按入庫項目投資額排序,贛州市、萍鄉市、鷹潭市位居前三名,分別為1147.85億元、498.63億元、311.4億元,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投資額的62%。
與9月相比,全省新增項目數54個,其中:贛州、景德鎮、南昌3個地市新增項目數較多,分別為30個、6個、5個;全省新增項目投資額585.61億元,其中:新增項目投資額較大的為贛州、南昌、上饒3個地市,新增投資額分別為355.08億元、92.58億元、62.07億元。
三、入庫項目行業分布情況
項目庫共包括能源、交通運輸、水利建設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、農業、林業、科技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醫療衛生、養老、教育、文化、體育、市政工程、政府基礎設施、城鎮綜合開發、旅游、社會保障和其他等19個一級行業。各行業PPP項目數及投資額見圖3和圖4。其中,市政工程、交通運輸、旅游等三個行業的項目數位居前3名,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數的53%。
與9月末相比,市政工程、交通運輸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3個行業的新增項目數較多,分別增加18個、10個、8個;市政工程、交通運輸、保障性安居工程3個行業的新增投資較大,分別增加190.09億元、156.76億元、70.58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