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急裝備采購迷途:虛假投標、參數操控與標準缺位下的防災工程困局
2025年07月22日 11:24 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網 【打印】
財政部2025年發布的投訴公告顯示,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的采購問題集中爆發于兩大領域:
技術參數人為操控:多省消防裝備采購招標文件被指設置排他性技術指標。例如,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項目中,投訴人指出招標參數存在指向性,變相排除潛在供應商;福建海事局、遼寧海事局的系統采購項目因“業績要求存在差別歧視待遇”被財政部直接責令廢標。
虛假材料泛濫: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項目中,中標供應商九江索騰公司被查實提供虛假檢測報告,檢測機構無相應資質;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項目中,際華公司因提供虛假業績材料被列入不良記錄名單,罰款并禁入政府采購一年。涼山州應急管理局項目中,供應商中小企業聲明函數據造假,擾亂公平競爭環境。
表:2025年應急裝備采購高頻投訴類型統計
財政部2025年發布的投訴公告顯示,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的采購問題集中爆發于兩大領域:
技術參數人為操控:多省消防裝備采購招標文件被指設置排他性技術指標。例如,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項目中,投訴人指出招標參數存在指向性,變相排除潛在供應商;福建海事局、遼寧海事局的系統采購項目因“業績要求存在差別歧視待遇”被財政部直接責令廢標。
虛假材料泛濫: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項目中,中標供應商九江索騰公司被查實提供虛假檢測報告,檢測機構無相應資質;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項目中,際華公司因提供虛假業績材料被列入不良記錄名單,罰款并禁入政府采購一年。涼山州應急管理局項目中,供應商中小企業聲明函數據造假,擾亂公平競爭環境。
表:2025年應急裝備采購高頻投訴類型統計
問題類型 |
典型案例 |
處理結果 |
技術參數排他 |
福建海事局系統改造工程 |
財政部責令廢標 |
虛假檢測報告 |
河南消防救援總隊舟艇裝備采購 |
投訴成立,中標無效 |
中小企業聲明造假 |
涼山州基層防災項目 |
部分投訴駁回,部分成立 |
供應商資質不符 |
云南森林消防總隊防護裝備采購 |
罰款+禁止參與采購1年 |
采購需求脫離實戰:多地采購人未充分調研災害救援場景需求,技術參數直接復制廠商方案。如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項目被投訴“技術參數具有指向性”,暴露采購方專業能力不足,依賴供應商反向定制標書。
評審環節失守:財政部公告顯示,超30%投訴涉及評標委員會未按文件評審。例如,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應急指揮中心項目中,投訴人指控中標產品參數不達標,但評審未予扣分;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項目中,供應商偽造《中小企業聲明函》卻通過評審。
閉環監督缺位:基層部門對供應商履約缺乏動態追蹤。臥龍區應急管理局在防汛檢查中發現,部分裝備“入庫即閑置”,因采購時未要求適用性驗證,導致設備與實地災情不匹配。
推行“雙清單”機制:參考梧州市地質災害“隱患點+風險區”雙控模式,制定《應急裝備采購技術需求清單》與《負面排除清單》,明確禁止設置企業規模、特定專利等排他條款。
引入第三方測試驗證:建立省級應急裝備實測基地(如山洪多發的甘州區),要求投標產品通過48小時極端環境模擬測試,確保參數真實性。
(二)中端:智能評審與穿透式監管
AI輔助合規審查:開發招標文件語義分析系統,自動識別“原廠授權”“指定品牌”等歧視性條款,從源頭攔截違規參數。
雙盲評審+履約回溯:借鑒文水縣防汛“叫應-反饋”機制,評審環節隱去供應商信息,定標后追蹤裝備出勤率、故障率,數據接入財政部“政府采購信用評價平臺”。
(三)后端:嚴懲失信與基層能力賦能
建立“黑名單”聯動懲戒:對提供虛假材料的供應商,實施跨省聯合處罰,延長禁入期限并公開典型案例。
基層采購官培訓制度:依托中國信通院等機構(MIIT/SWG1工作組秘書處),開展應急裝備參數編寫、市場調研專題培訓,補足專業短板。
結語:讓每一份采購合同成為生命防線的基石
自然災害應急裝備采購亂象,本質是制度執行力與技術治理精度的雙重缺失。唯有將采購標準嵌入防災工程全生命周期,以“參數零偏差、材料零造假、履約零滯后”為目標,方能筑牢應急管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防線。當招標文件不再淪為廠商的“技術劇本”,當檢測報告經得起洪水的沖刷,應急裝備才能真正成為守護生命的盾牌。(郭先旗)
相關文章